长三角示范区三年推出制度创新成果112项 38项已向全国推广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包含上海青浦、江苏吴江、浙江嘉善,自2019年11月揭牌以来,这片长三角一体化“试验田”,备受各方关注。11月15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举行三周年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

三年来,示范区一路披荆斩棘,各方拧成一股绳,示范区建设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新景象,示范区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观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窗口。

三年大变样,好风景中孕育新经济


(资料图片)

从一片荒地到水清岸绿的科创高地,祥符荡的变化令人惊叹。如今,祥符荡科创绿谷中聚集了浙大智慧绿洲未来实验室、嘉善复旦大学研究院等一批科研机构。

“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今年9月正式开园,依托浙江大学绿色发展学科集群打造,重点构建科技研发、产业转化、人才培养、决策咨询4大平台。”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主任范骁辉告诉记者,将围绕未来食品、未来健康等方向,在祥符荡科创绿谷打造高水平的未来实验室。

“示范区没有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也没有走集中连片区开发的路子,而是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在湖光山色、水乡文脉中实现更具智慧、更有活力、更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郭兰峰看来,示范区成立三年来大变样,成效有目共睹,基本实现了设立初衷。

在示范区采风,能够感受到示范区的生态底色更深了,创新经济的亮色更彰显了,古镇文化的彩色更浓厚了。示范区的好风景,也吸引着更多的优质项目落户。

在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一幢幢建筑拔地而起。2020年3月,恒力集团将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落户到吴江汾湖高新区。项目总投资111.2亿元,采用世界一流技术,规划建成产能达到80万吨/年的高端功能性聚酯薄膜、功能性塑料生产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大大提升我国高端聚酯薄膜的产能规模。

“长三角的产业链很完整,上下游配套企业齐全,相关客户群就在周边。”江苏康辉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鞠金虎说,恒力新材料基地位于苏浙沪交界处,在人才引进、研发团队的建立等方面有很大优势和便利条件。

制度创新,彰显跨域一体合力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主任华源用一组数据,展示了制度建设成果:今年新推出制度创新成果39项,三年累计推出制度创新成果112项,其中38项已面向全国复制推广。

今年6月底开工的水乡客厅蓝环工程先导段已完工,整个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个串联起青浦、吴江、嘉善三地的30公里环形水系,勾连水乡客厅的桑基鱼塘、江南圩田等多个功能组团。记者看到,江南圩田项目建设目前已基本完工,金色稻浪下,看上去与一般稻田并没有很大区别。

“文章都在水下。”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生态和规划建设部副部长刘群星解释,水上基本保持原状,但圩田中央设有5个池塘,把圩田尾水引入池塘,通过科技生物手段反复循环净化,实现零污染排放。今后,还会在这里建立江南稻作文化中心、圩田艺术馆等,实景呈现江南水乡的圩田文化和稻作文化,打造世界级湖区的特色景观。

在跨域项目推进中,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生态和规划建设部部长刘锋感受到制度创新的重要性。“比如说水乡客厅项目,涉及跨界的项目建设,大家的数据底板、坐标体系不一样,要统一开发参数,实现一张蓝图管全域,就形成了水乡客厅城市设计方案;因为要解决多头建设的问题,实现一个主体管开发,我们就构建了‘1+N’开发建设模式,这样就形成了水乡客厅城市开发建设管理体制机制。”

三年来,制度创新不断释放红利,提升老百姓和市场主体获得感:在生态环保领域,生态环境标准、监测、执法“三统一”制度深入实施,示范区“一河三湖”水环境质量已提前达到或优于2025年目标。在要素流动领域,两区一县已发放长三角科技创新券4580万元并实现跨省域通用通兑,有力支持企业创新。在公共服务领域,示范区公交车跨省线路已增至8条,开通以来累计发送13.62万班次、乘客202.1万人次。

双轮驱动,“边缘地带”跃升“价值高地”

三年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着力推进108个重点项目,总投资5630多亿元,为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三年来,一体化为示范区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9%。去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2411家,较上年增长31.5%。

如今的示范区,呈现出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加速激发——

太浦河蓝带计划将在年内完工、元荡将实现23公里岸线贯通,示范区生态优势转化新标杆的形象更凸显;沪苏湖铁路、上海轨道交通17号线西延伸段等加快实施,示范区设施互联互通新样板的格局更清晰;圆通国际金融和科技总部、恒力长三角科技创新园等项目开工建设,示范区绿色创新发展新高地的要素更集聚……

“三年来,我们以重大项目尤其是跨区域重点项目为载体,‘制度+项目’两个轮子一起转,把纸上的蓝图变成地上的功能,把期待中的愿景变成百姓的体验。”回望过去,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感触很深。

就在11月14日,示范区第四个建设年的冲锋号已吹响。当天,示范区重点项目开工仪式在青浦、吴江、嘉善三地举行,13个重点项目开工。项目总投资206亿元,既包含跨区域、跨流域的生态环保、互联互通项目,也包含创新引领的数字经济、总部经济项目。项目的启动建设,让示范区生态绿色的底色更浓郁、好风景孕育新经济的愿景更清晰。

“吴江有4条高铁已经或马上开工,还有正在规划论证的2条高铁,这对吴江来说,以前想都不敢想。”吴江区区长王国荣表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国家战略平台,本身就是吴江提升能级、聚集资源的强大引擎,吴江地区生产总值由2019年的1958.16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2224.53亿元。吴江已有28家上市公司、35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们也有一个小目标,新三年里,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努力再翻一番。”(许海燕 姚政宇)

关键词: 重点项目 项目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