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聚焦:人民日报海外版:以铜之名尽显千年风流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年03月27日 第 07 版版面截图
(相关资料图)
朱炳仁与他的熔铜艺术品。受访者供图
3月1日,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铜雕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朱炳仁将其熔铜作品——《千浪卷雪》捐赠给博物馆进行永久收藏。弯曲的波浪,流动的浪花,蓝色绿色的波纹交织在一起……有着5000多年历史的青铜文化与2000多年历史的大运河所蕴含的生生不息,被朱炳仁“解形熔意”的熔铜技艺展示出来。 这场名为“大熔景行”的个展,用朱炳仁的话说,是大半辈子的艺术心血。《稻可道,非常稻》《万泉归海》《清莲合和》《青花系列》《木幻生金》《宋画迷宫》《图腾》《庚彩铜牛》……68件(组)熔铜艺术珍品,尽显铜的幻化与丰富。 熔铜艺术是一种“无模可控铸造成型”技术,是朱炳仁在2006年铸造常州天宁寺宝塔时的意外收获。“无模”使铜液自然流淌而解形,“可控”使铜液在艺术家的掌控中熔意。它的无模可控性使得艺术家的理念能进入到熔铜的过程,将抽象的形态与具体的意象交融。在熔铜工艺中,朱炳仁对铜与铜合金的配方进行研究,改变熔铜的熔铸条件,如温度、助溶剂、凝结温差、溶液的流动性等,再将不同铜体进行叠合、组构、焊接、氧化、表面处理形成熔铜体。即通过同时对环境、空间、速度、温度、时间和铜本身介质配方的把控,产生出大量千变万化的熔铜景象,人们能从中感受到色彩、节奏、空间等艺术张力。他的第一幅熔铜艺术作品《阙立》被国家博物馆收藏。 本次展览分为“同源”“蕴生”“不息”三部分,正如朱炳仁所言,生命与生存始终贯穿在这些作品中。 《稻可道,非常稻》呈现的是一片金黄色的稻田,每根稻谷都有自己的形态,巨大的装置设计下,呈现出风吹麦浪的灵动,容易让人联想到丰收的喜悦。这个作品借用了《道德经》的“道可道,非常道”,体现出朱炳仁近年来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环境的思考,水稻不仅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作物,还形成了悠久的稻耕文化。水稻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与老庄哲学中的“道”互为隐喻,让人体悟到“道法自然”的妙意。 朱炳仁的不少作品通过禅意、道这些极具中国文人气质的审美方式来呈现意境。如《木幻生金》熔铜艺术壁画,将铜与未经雕琢的原木相融合,经过土的包容、水的淬炼,最后在1000多摄氏度的高温洗礼下,幻化出铜魂铁魄的满树华盖。木与铜共生共长,两者浑然天成,木幻生金,古木逢春,生生不息的生命力成为朱炳仁对“天有五行,分时化育,以成万物”的感知和呈现。 作为百年铜艺世家“朱府铜艺”的第四代传人,朱炳仁并没有限于传统题材,而是致力于中西对话、古今对话,赋予古老的铸铜艺术现代性,因此也有评价认为,他开启了“熔现实主义”的新流派。 展览中有一组“青花铜”的作品,观众可以走进展区亲手触摸,感受人与铜的连接。朱炳仁借鉴了元青花瓷的梅瓶、玉壶春瓶等器型的特点,但纹饰上并未采用传统青花瓷的纹饰,而是由熔铜形成纹路和自然的孔洞。在上色过程中,传统的瓷釉手法无法在铜体上附着,朱炳仁则使用了独创的庚彩工艺。 庚彩通过彩料的渗化、迭加、融汇、渲染、抛磨、熔炼,形成多层流畅肌理。在朱炳仁研创的工艺中,庚彩与熔铜一样,具有不可控性。他通过对彩料的配方、载体的把控,产生出大量千变万化的色彩肌理。庚彩最大的特点就是富有节奏、和谐且多变,工艺的制作过程又给色彩营造出了有厚度、或粗糙或光滑的质感。 重现经典并不是照搬,青花瓷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之一,但朱炳仁对材质、工艺、创作乃至展出方式的尝试都赋予了青花新的生命力,借用印象派手法实现了今人与古人的对话。 “让铜回家”。对于绵延5000多年的铜文脉,朱炳仁在2007年选择了打造“江南铜屋”的方式去延续。铜屋里陈设着2000多件艺术品,既有气势恢宏的铜壁画也有铜壶、铜花瓶等实用性极强的家居用品,每当看到被参观者们摸得发亮的铜摆件露出内里的黄铜色时,朱炳仁非但没有因此而生气,反而面露喜色,他觉得那是大众对铜文化的认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