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资讯】舆评|待录取通知又见“半夜鸡叫”,复试调剂呼唤人性关怀
(资料图)
近日,苏州科技大学凌晨4点发待录取通知一事引发热议。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4月7日凌晨4点31分发布待录取通知,要求考生“在半个小时内确认我校待录取通知,逾期可视为放弃”。4月8日下午,苏科大回应,在发布待录取通知“确认时间”时,工作人员存在失误,该校向相关考生道歉。
对于凌晨4点发待录取通知的原因,校方如此解释:考虑到调剂考生的急切心情,学院立即在调剂系统发布了待录取通知。苏科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李长明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考生如果真的有意愿来就读,半小时的确认时间已经充足了。
熟悉考研调剂流程的明眼人一看便知,此番操作与其说是为考生考虑,不如说是平行调剂机制下,高校对“优质生源”的急切需求。研究生招生复试调剂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学校挑学生,学生也在挑选学校,学生的选择多了就可能会流向其他院校。
因此,连夜组织复试、凌晨出结果、缩短学生考虑时间,这本身是一个迫切“留人”的惯用手法。无独有偶,4月7日,中国地质大学也被曝出凌晨给考生发拟复试通知,要求“十分钟内回复”。
如此虽然法理无碍,却在方式上欠妥。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看来,如果明确告诉学生时间节点,告知学生什么时候补录结束发送待录取通知,这个没问题,但凌晨发考研录取通知好比“半夜鸡叫”,并不合理。
高校招生关系着莘莘学子的前途,不宜仓促将就。北京日报评论,从考生角度看,“突袭”式发放录取通知,像拼手速“抢红包”一样要求确认,确实少了些人性化考量。毕竟,凌晨四点正是休息时间,就算再重视这件事,考生也很可能因为困乏忽略了。倘若就因为最后这一哆嗦而错过机会,确实太令人遗憾。对此,教育部门应强化基本面部署,健全监管机制,使招生过程更加规范化、透明化。通过“程序公平”,实现“结果公平”“教育公平”。
当下,高校在考研复试环节中具有较大的自主权,但机制流程有待优化,导致舆情事件频出。3月底,一名报考广东工业大学的安徽考生,就因飞往广州的航班受强对流天气影响延误,错过了复试笔试。虽然学校因发布复试通知太过仓促被质疑,学校工作人员却表示,根据广东省教育厅的规定,复试前3天发布通知公告是允许的。
致歉只是回应舆论关切的第一步。正如新京报评论的,更进一步,高校需完善复试录取流程,从服务学生、给学生平等的竞争环境出发,制度性优化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如此,也才能让研究生招生复试真正发挥考查学生综合素质,招收录取符合本校培养目标人才的作用。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