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海洋基因 深圳大鹏向海图强
深圳海洋大学效果图。受访单位供图
6月30日,深圳市举行2023年第三批新开工项目集中启动活动,大鹏新区包括深圳海洋大学(一期)在内的4个项目集中开工;6月20—21日,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南澳)海上龙舟赛举行,来自大湾区11个城市的29支龙舟队乘风破浪,极具大鹏海洋文化特色的渔民娶亲、舞草龙等非遗文化表演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
(相关资料图)
这是大鹏作为深圳的海洋大区,建设具有澎湃海洋文化基因的城区、全力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的精彩缩影。
山峦葱翠,海岸绵长。从地理和历史来看,大鹏的海域规划面积138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125公里,约占深圳市的一半,全域近岸海域水质长期保持国家一类标准;大鹏所城等为代表的“海防文化”,疍家人婚俗、舞草龙等非物质文化遗存,集中反映了大鹏居民滨海风土人情。可以说,海洋文化本来就是“大鹏基因”。
从滨海城区到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城区的魅力、动力、活力进一步彰显。敢为人先、海纳百川等为特质的海洋文化成为大鹏高质量发展的内驱力之一,正推动大鹏立足向海优势和资源禀赋,形成海洋产业聚集、推动海洋文化创新、打造海洋特色品牌,在向海图强路径上勇立潮头、乘风破浪。
深圳海洋大学开建
海洋产业集群崛起
“我们对深圳海洋大学期盼已久。随着大学的开建,将会有更多配套发展起来,更多人才愿意来到大鹏,推动海洋产业集群发展。”来自坝光的一名企业负责人说。
在大鹏坝光的海岸线上,深圳海洋大学将集聚全球海洋高端人才和科技资源,着力打造一流的海洋科技研发平台,为大鹏加快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科技支撑。
2023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将与深圳海洋大学实现一体规划建设,让大鹏的海洋文化基因叠加科创动力,充分发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海洋文化精神,点燃澎湃的大鹏海洋动能。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除了推动海洋学术殿堂落户、开建,大鹏正推动一批企业从海洋生物、海洋牧场、深海资源开发等领域脱颖而出,汇聚成令人瞩目的大鹏力量。
6月28日上午,国家管网深圳液化天然气应急调峰站项目(下称“深圳LNG项目”)建设场地移交仪式举行。深圳LNG项目位于大鹏湾北侧海域,是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也是国内首座采用下沉式LNG储罐建设的项目,被列为深圳市以及大鹏新区的重点项目。
项目将实现陆上管道气和进口液化天然气资源互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天然气供应、调峰、储备保供能力,推动全国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和深度融合,对调整能源结构、保障民生用气、保卫碧水蓝天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推动大鹏海洋产业的绿色化转型。
除此之外,大鹏新区沙鱼涌现代渔港经济区建设正式启航,作为首批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之一的深圳国际生物谷海洋生物产业园、广东省水生动物健康评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海洋经济动物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载体已落户,海洋生物医药、滨海新能源、海洋食品等特色海洋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随着高校建设不断完善、科研平台不断搭建、关键技术不断突破,越来越多的科技资源正向大鹏汇聚,“科技蓝”正助推“海洋蓝”,为富有海洋文化基因的大鹏高质量发展不断焕发新动能。
国际帆船赛事吸睛
海洋传递交流活力
“我们希望把非遗文化传承下去,让更多人参与龙舟运动。”2023首届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南澳)海上龙舟赛B组冠军——深圳龙华龙舟队的队长李风勇表示。
“从南澳第一届海上龙舟赛,我们就来参加了,我们坚持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香港铁达尼龙舟队领队刘纬麒说。
大鹏海上龙舟赛时隔3年回归,全新升级为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南澳)海上龙舟赛,赛事规模和参赛队伍数量刷新历史纪录。
早在上世纪20年代初,香港、南澳渔民交往频繁,南澳就开始组织船只于海上竞渡。1988年,首届南澳海上龙舟邀请赛于南澳月亮湾举行,并于此后每年的端午节期间定期举办。
海上赛龙舟不仅诠释了大鹏敢为人先、敢于拼搏的海洋文化基因,成为具有大鹏特色的海上运动品牌项目,更见证了粤港澳海洋文化百余年的发展与变迁,是大湾区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不久前,暌别3年的中国杯帆船赛也于今年3月回归,全球百余支帆船队齐聚,在大鹏的碧海蓝天下尽情享受滨海运动的魅力。创办于2007年的中国杯帆船赛,如今已在大鹏湾成功举办了13届,成为知名度和影响力排名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国际品牌帆船赛事,也是写入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实施方案的唯一体育品牌赛事。
除中国杯帆船赛之外,Hobie国际帆船锦标赛、中国家庭帆船赛、“学生杯”深圳帆船帆板赛、深圳美周杯帆船赛等群众性帆船运动赛事,让更多人近距离了解与感受滨海城区的魅力,带动基础设施、教育培训等产业协同发展,为对海上运动感兴趣的零基础人群提供了极大便利。
这些备受瞩目的新兴海上运动行业,是大鹏蓄力打造海洋秀场,推动海上运动及相关产业成为大鹏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锐势力的精彩缩影,更是大鹏以体育赛事为媒,搭建海洋文化交流传播平台的不断探索。
除了帆船赛,人们还能在大鹏的辽阔海域上体验桨板、冲浪、皮划艇、摩托艇等海上运动。
今年,大鹏将举办“环大鹏100”超级滨海山径赛、2023“越山向海”越野跑邀请赛等80多项体育赛事,大鹏的户外运动活力进一步展现。
滨海文旅IP涌现
海洋城区魅力凸显
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假期,大鹏新区以精彩龙舟赛和非遗美食“引流”,旅游市场延续“五一”强劲势头,假期3日累计接待游客34.25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增长54.42%、比2019年同期增长23.35%,呈现出良好的旅游市场发展态势。
“好不容易放个假,带家人来大鹏西涌看海、金沙湾玩水!”家住南山的刘先生说。南澳暗夜社区可见的海边星空、大鹿港段的“最美海岸线”、较场尾和南澳等地的亲海民宿群、金沙湾和杨梅坑等特色鲜明的海洋景区……朋友圈美图比拼的背后,是海洋作为大鹏核心竞争力的凸显,其自带“流量”吸引力,滨海旅游产业正是其最佳“舞台”。
而蔚蓝天空下,俯瞰位于大鹏半岛核心位置的环龙岐湾,全球最大乐高乐园——深圳乐高乐园度假区正拔地而起;国家体育总局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牵头的首个五星示范项目——国家水上国民休闲运动中心已落户。
在南方海洋科学城坝光核心区,深圳海洋博物馆将建设成为集收藏、研究、展示、科普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海洋博物馆,打造海洋资源收藏展示中心、海洋文化教育中心、海洋科学研究中心,成为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文化新地标。
海阔凭鱼跃,这些富有新区海洋特色的重大项目,正是大鹏从彰显海洋城市文化出发,激活海洋文化要素及文化场所,营造缤纷多彩的海洋城区风貌,打造特色海洋旅游品牌,为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贡献力量的生动诠释。
越来越多产业在大鹏崛起,越来越多人奔赴大鹏的山海,大鹏新区正传承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海洋基因,传播具有大鹏风格、大鹏气派的海洋文化,为奋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标杆,加快建设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激发源源不断的新动能。(撰文:郑伊灵)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