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港合作“双向奔赴” 湾区全联通大提速

近日,随着10层结构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完成,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首批重点项目——河套壹号项目(原名:深港科创综合服务中心)塔楼斜柱与楼层梁顺利合龙,“云中蝴蝶”造型雏形初现。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8月15日,福田汽车站至香港跨境专线正式恢复运营,线路涵盖商务出行、逛街购物和旅行游玩;另一边,港人来深消费更加活跃,消费半径从罗湖东门、老街、笋岗,福田水围等地,向宝安、前海、龙华、龙岗、盐田等各区延展。

据香港入境处数据显示,7月份北上港人总数达到468万人次,平均每日便有超16万人次北上。深港“双向奔赴”的背后,是交通出行方式的逐渐丰富,持续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带动市场、金融交流日趋通达,促进规则机制“软联通”按下加速键,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向世界级湾区迈进。


【资料图】

交通四通八达

湾区生活更热络

正值暑期,深港之间各大口岸人流如织,优越便利的交通条件,是香港居民钟情“北上”消费的前提条件。今年3月,深圳通全新推出“一票通深港”,旅客购买一张车票可乘坐“一次深圳市内公交或地铁+一次跨境巴士”,实现深港两地“一票联程”;6月,深圳通“一码通深港”业务正式上线,深港公交地铁实现乘车扫码互联互认互通。

“澳车北上”和“港车北上”给大湾区人员流动增添新动能。今年1月1日“澳车北上”开始实施,截至8月6日,港珠澳大桥边检站已查验港澳单牌车数量超过55万辆次;7月1日“港车北上”正式实施,其中的8月1日至6日期间,近3000辆次香港单牌车经口岸通关,是7月同期的6.8倍。

同时,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海底隧道顺利合龙,深江铁路、深汕铁路开工建设,皇岗口岸建设加快推进,莲塘/香园围口岸启用货检“一站式”通道,“轨道上的大湾区”跑出“加速度”。

目前,蛇口港已开通27条组合港线路,多港如一港,实现“一次报关、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打造了一条便捷高效的粤港澳大湾区海上物流通道。

“软联通”加速落地

湾区合作走向全球

大湾区交通、物流网络的“硬联通”不断走深向实,金融、标准、创新合作等规则机制的“软联通”也在加速推进。

8月9日,《“前海港企贷”业务操作指引》正式印发,3家前海港资企业成功办理港企贷业务,融资金额合计1200万元人民币。前海作为深港合作最紧密的地区之一,已吸引超过1.1万家外资企业落户,其中港资企业占比达85%。“前海港企贷”着眼于民生金融服务,便利前海众多港资小微企业获得境外融资,助力港企港人在前海创业创新,也为深港“融资通”开辟新渠道。

标准是规则对接的重要载体。今年4月,粤港澳三地共同公布110项“湾区标准”,这些标准以粤港澳三地高共性、易融合的重点民生领域为切入点,涵盖食品、粤菜、中医药、交通、养老、物流等25个领域,持续探索以“湾区标准”为载体促进大湾区“联通、融通、贯通”。

上半年,知识产权、税务、建设等领域一系列助推深港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政策陆续出台,21类港澳专业人士在前海备案即可执业,香港大学深圳医院、深圳市前海蛇口自贸区医院等全市4家医院获准使用“港澳药械通”,累计获批使用32种药械。

当前,深港合作正走向“研造一体,融合发展”的4.0时代。7月,《深圳市推进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印发实施,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将建设成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重要支撑平台、深港科教产研深度合作区、现代化国际化“城市新客厅”,深港科创一体化不断提速。

更为重要的是,大湾区正面向全世界进行广泛交流、深度合作。在7月底举行的2023大湾区—东盟经济合作(前海)论坛上,大湾区—东盟国际商会联盟与中国—东盟智库合作伙伴正式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和东盟国家的7个经济合作项目集中签约,涵盖产业园区建设、数字经济、农业合作等方面,合同涉及金额121亿元。(记者 邹媛)

关键词: